2017-2023年我國數據復制及數據安全領域相關政策、標準匯總分析
——數據是新時代重要的生產要素,是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。隨著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持續提升,數據的重要性愈加凸顯,一系列政策、法規相應出臺。2017年1月,工信部正式發布《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(2016-2020年)》;2020年4月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發布《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》,首次將數據列為生產要素;2021年9月,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》施行,強調了數據安全的重要性;2021年11月,上海數據交易所在上海浦東揭牌成立,旨在促進數據要素合法、合規流通,激發數據要素市場活力的著力點,推動上海數字經濟的創新發展。同月,上海市表決通過《上海市數據條例》;2023年7月,北京市發布《關于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進一步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的實施意見》。
中央和地方政府數據相關的部分政策匯總
資料來源:政府網站
在數據復制及安全領域,國內也頒布了系列關于災備及業務連續性的重要標準,例如《GB/T20988-2007》、《GB/T22239-2019》、《GB/T31595-2015》、《GB/T22239-2019》等。
1、《GB/T22239-2019》替換《GB/T22239-2008》,等保護更嚴厲
2008年6月,國家標準GB/T22239-2008《信息安全技術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》發布,該標準對于國內推行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,被廣泛應用于多個行業或領域,特別是關鍵的政府及金融領域,指導用戶開展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的建設整改、等級測評等工作。
2017年《網絡安全法》實施后,為了配合國家落實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,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同步修訂了該標準,并于2019年12月被新的國家標準GB/T22239-2019《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》替代。國家標準GB/T22239-2019被稱為“等保2.0”,與《網絡安全法》相關法律條文保持一致,公安執法更加嚴厲,特別是對于因措施不到位導致網站被黑客攻擊造成數據丟失,或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安全事件,將對主營單位處以相應處罰。
國家標準 GB/T22239-2019(等保2.0)概要
資料來源:《中國數據復制行業白皮書》
2、《GB/T 30146-2013》、《GB/T31595-2015》 確立業務連續性管理體系
2013年12月,國家標準 GB/T 30146-2013《公共安全業務連續性管理體系要求》正式發布;2015年6月,國家標準 GB/T 31595-2015《公共安全 業務連續性管理體系指南》正式發布。這兩大 BCM 領域國標的推出,目的都是促使組織能夠在中斷事件發生時,準備有序,快速相應并進行恢復,以最大程度減少業務中斷、數據丟失及其他損失。
綜上,在數據復制領域,數據安全、等保和業務連續性方面,主要分為信息安全技術和公共安全兩大方向,主管部門均為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,前者歸口單位為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,代表的標準包括:
(1) GB/T20988-2007《信息安全技術 信息系統災難恢復規范》
(2) GB/T30285-2013《信息安全技術 災難恢復中心建設與運維管理規范》
(3) GB/T37046-2018《信息安全技術 災難恢復服務能力評估準則》
(4) GB/T36957-2018《信息安全技術 災難恢復服務要求》
(5) GB/T22239-2019《信息安全技術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》
后者歸口單位為全國公共安全基礎標準化技術委員會,代表的標準包括:
(1) GB/T30146-2013《公共安全 業務連續性管理體系要求》
(2) GB/T31595-2015《公共安全 業務連續性管理體系指南》
(3) GB/T35625-2017《公共安全 業務連續性管理體系業務影響分析指南(BIA)》
本文相關報告
一、行業定義對于“大數據”研究機構Gartner給出了這樣的定義?!按髷祿笔切枰绿幚砟J讲拍芫哂懈鼜姷臎Q策力、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來適應海量、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。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給出的定義是:一種規模大到在獲取、存儲、管理、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傳...